有梦想才有未来——回顾绵阳市城建档案馆发展历程

2013-12-26 09:38
字体:【    】 打印

(绵阳市城建档案馆 罗广国)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追求,就是希望,就是期待实现的目标和理想。个人有梦想,家庭有梦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有其宏伟蓝图和伟大梦想。

    梦想伴随人生,梦想促进事业,梦想助推腾飞,梦想铸就辉煌……有梦想才有未来!

    绵阳1985年地改市,我们就梦想绵阳应该有自己的城市建设档案馆。不久,依照国务院《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通过当时的绵阳市建委领导和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市编委于1986年10月同意成立绵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然而,成立之初,仅有几名员工和几间简陋的办公室,库房也只有几十平米。档案整理、查阅检索依靠手工操作……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一切都是那么艰难!

    这时,修建专门城建档案馆库房,又成了当时主要领导和全体职工梦想。

    于是,争取上级领导支持,跑项目、跑资金,考察酝酿建设方案,等等,就成了实现这一梦想的主要工作。据老职工们说,时任馆长的孙坤同志是天天泡在市建委主任刘富国的办公室里,汇报工作,请求解决建馆房的有关问题。终于,包括一个单元共计12套的职工住宅在内的馆房于1989年顺利开工,并于1991年竣工投入使用,其中库房、业务用房和办公用房达到2118平米。我市在全省率先建起了独立的城建档案馆房。

    然而,伴随着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现有库房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库容需要了。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以库容难以为继为由,年年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重建城建档案馆,可一直未获批准。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档案馆房遭受严重损坏。我们不得不提心吊胆地在震损的馆房办公,我们更是急切的盼望着拆除旧馆房实施灾后重建。终于在2009年11月,绵阳市重建办批复同意我馆在原址实施灾后重建,由富达公司负责实施。我们欣喜若狂,梦想着很快就会进入新馆房办公了。

    于是,为配合重建,我馆于2010年3月便搬出原址,进入临时过渡期,全体住户也于2010年2月搬出原住房,将房屋移交富达公司,富达公司于2010年6月就将原址所有房屋拆除。

    可是,三年多时间过去了,我馆重建却因种种原因迟迟不能开工建设,我们一直在梦想中等待,在临时过渡中期盼和折腾:我馆2010年3月搬迁至万向建材城,2012年3月又搬迁至红星街94号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内。近80000卷档案搬出搬进要花两个星期才能完成,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充分准备,精心组织,确保了档案安全。

    有梦想才有希望,有梦想才有未来!

    建馆之初,我馆馆藏档案仅有几十卷由地区建委移交单一的工程档案。通过20多年努力,到目前,馆藏档案已达18个大类、86个属类、142个小类近80000卷,排架长度1680米,电子和声像档案容量1.5T。图书、资料1521册,底图25088张,字画44盒。同时档案基础业务做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检索工具、档案总目录和分类目录齐全、准确;档案接收、移出、保管、利用、保护、保密等制度健全,台帐清楚;库房管理“八防”措施落实,档案保管安全。

    建馆以来共接待档案查阅10000多人次,15000多卷次,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抢险救灾、房屋确权、产权登记、解决纠纷等提供了服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建档案机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1999年9月,增挂绵阳市城建档案管理处牌子后,即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管理体制,赋予了行政管理职能。2012年3月,市编委又将第一名称变更为绵阳市城建档案管理处,并增加人员编制6名,总编制达到20名。现有13名在职职工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有副高职称4名,中级职称4名。内设有综合办公室、业务指导科、管理编研科、数字化办公室,行政和业务管理既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又协调配合、相互监督。建立了一支稳定、和谐,业务水平高,实战能力强的一流团队。同时通过实施资料员持证上岗、继续教育和注册登记管理等制度措施,在全市建立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工程资料员队伍,人数达1300多人,成为全市城建档案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有梦想才有未来!现代化、信息化、数字档案馆,既是城建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城建档案人夙愿。1999年,我馆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联合开发了城建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建成局域网,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和利用检索等工作,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008年特大地震的巨大破坏力,使我们对档案的安全保管和便捷利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2009年开始,加快了档案数字化、信息化步伐,先后投资150多万元,购置服务器、磁盘阵列、扫描仪、绘图仪等设备设施,开展数字转换工作,实现了扫描件的直接查阅利用。从2013年5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建设工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步报送办法,从源头上解决纸质档案数字化问题。2012年采购了异地容灾备份设备,并与山西省晋中市达成初步协议,开展异地备份工作。

    在声像档案方面,先后投资数十万元,购置高清摄像机两台、专业照相机4部,以及专业编录设备,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对市政工程、重点工程、旧城改造工程等进行声像资料的拍摄收集。每年拍摄录像资料300多分钟,照片2000多张。2008年以来,有关人员收集拍摄了大量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声像资料,其中照片资料上万张,为特定历史时期留下了珍贵的档案资料。现在我馆声像工作已经迈上一个新台阶,每年拍摄制作数部专题片,并承接多种专题宣传拍摄制作业务。

    多年以来,我馆工作得到了上级和社会普遍认可。先后多次受到住建部、省住建厅、省人社厅、省档案局、市政府、市住建局、市档案局的表彰奖励,获得“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先进单位”、“省一级档案馆”、“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有梦想才有未来,有梦想就有未来!

    我们深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绵阳市城建档案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