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赋能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4-04-11 15:38文章来源: 市档案学会
字体:【    】 打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编研工作已经成为连接档案和文化建设之间的重要的桥梁,优化档案编研思路、拓宽档案编研模式,进一步提升编研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为文化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展现档案价值、贡献档案力量已成为目前档案编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档案编研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档案是人类活动中产生的文明产物和文化载体,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浩渺的知识,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对于做好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推动全民族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深入挖掘档案资源,通过编研出版、新媒体传播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力度,探索产业化路径,推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档案文化精品,进而满足人民群众的档案文化需求。因此,档案编研工作与文化建设存在必然的联系。首先,档案编研工作是以档案原始内容为依据,对相关文化信息进行再加工、深加工,最终以多种形式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拾零补遗,展现在世人面前。其次,档案编研工作必须要借助新时代国家与社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契机,在编史修志、文化研究和文化资源管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下功夫、出成绩,彰显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从而充分发挥档案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推进作用,提升档案影响力。

二、档案编研工作赋能文化建设的问题挑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当前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文化建设意识未完全形成,对档案编研工作重视度不够。一是“重管理、轻利用”思维方式严重影响编研工作的开展,使得档案编研工作者意识薄弱,相关工作停留在表面。二是“重保密、轻开发”的思维仍在,档案的深度挖掘、提高档案利用率、对外宣传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导致档案价值难以为文化建设工作增益赋能。三是重“编”轻“研”现象突出,目前,档案编研工作者大都对馆藏资源进行浅层次地汇编,还未开展系统性、规模性的研究。四是部分领导不太重视档案编研、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对其所需的保障性措施给予不足,投入的人力、物力明显不足。

(二)编研人才力量不足。新时代档案部门对于社会的文化服务模式快速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高效服务转变,档案编研人才队伍建设已面临极大困境。一是部分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从事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大多为非专业或兼职人员,缺乏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技能与档案编研经验。二是编研工作人员接受专业培训教育机会少,导致文化服务观念落后,编研水平难以在后期理论培养、工作实操过程中得到提升,造成编研成果少,质量差,导致文化建设、编研工作发展停滞。三是档案编研工作者相对流动性较大,真正沉下心来搞研究,静下心来搞编撰机会不多。

(三)编研开发方式单一。信息化时代来临,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从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方式向全面的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方向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在当前的档案编研模式下,还是以传统编研为主,形式多为陈列展览、出版书籍等,忽视了档案编研的策略研究与技术进步,智慧化、技术型开发利用工作开展较少,运用新媒体、课堂教育、情景教育等方式少,对外宣传频率较低,社会影响力不够,文化建设效率低下。

三、档案编研工作赋能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编研意识。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对于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和《“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档案馆的职能优势,彻底破除“重管轻用”和“编多研少”的传统观念,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树立档案编研开发利用工作赋能文化建设的思维。二要不断创新与完善档案编研新发展理念,增强档案服务意识和档案编研工作能力,最大程度挖掘档案的内涵价值,确保其与文化建设工作有效融合。

(二)打造优秀团队,提升业务能力。在新时代档案编研开发利用的策略中,注重对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提升其业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争取政策支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面向专业院校、文化协会、人才中心招聘培养人才,同步加大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引进力度,把既具备档案文化编研能力,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员吸纳进来。二是积极促进档案管理人员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开展跨界合作,为解决复杂问题和推动档案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为档案编研开发利用业务工作创造新的可能。三是开展专业培训,强化业务交流学习。建立并实施系统的培训计划,邀请档案开发利用专家、高校教授、信息化技术人员讲解新时代档案编研、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经验、实践技能、前沿技术,开阔编研人员的视野,丰富编研人员的知识。以先促优,组织人员到先进单位进行经验学习,加强本单位人员与行业内优秀先进工作者交流互动,真正提升文化建设水平。

(三) 促进转型升级,用好用活档案。2013年 12月 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档案资源的开发,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利用新技术让档案活起来。一是创新编研形式。树立大编研格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社会热点等制作主题片、开设专栏、出版档案资政期刊等多形式开发利用馆藏资源,让档案的呈现更加多元化。探索引入社会力量,积极整合资源,多部门、多区域跨界合作,在创新编研形式、深化档案研究、强化成果推广等方面借智借力,不断提升档案编研质量和水平。二是丰富宣传形式。创新开展档案研学活动,采取档案+展览、研讨、文创等形式,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自媒体上来,加速编研作品的快速面世,吸引新用户,以档案的独特魅力吸引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档案,为档案编研工作开辟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平台和阵地。三是利用现代数字信息。结合自身文化建设与档案编研工作需求,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提升档案资源信息检索速度与精准度,对于部分资源信息实现跨行业、跨地域、跨单位在线查询,从而赋能文化。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