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是一切工作的保证
—— 从“5·12”大地震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看党组织的重要作用

2021-09-18 13:39文章来源: 档案局
字体:【    】 打印

作者:罗广国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今天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回想到“5·12”大地震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想领悟,那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开展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依靠党的领导。

2008年5月24日,“5·12”大地震受灾群众北川县擂鼓镇第一集中安置点360多顶帐篷刚搭建完毕,作为绵阳市建设工委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组成员的我,与大家一道迅速进驻安置点开展工作。面对安置点3400多名受灾群众如何开展工作,带队领导市建设局机关党委书记张军同志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尽快成立安置点临时党委,依靠党组织把受灾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经请示,2008年5月27日,绵阳市委组织部就印发了关于成立中共绵阳市受灾群众擂鼓镇第一集中安置点临时委员会的决定。

接到通知后,我们在积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迅速落实了临时党委组成人员,设立了临时党委办公室和四个党支部。其中市建设局机关党委书记张军任临时党委书记,北川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汤宗良、曲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邦顺、擂鼓镇党委委员李善义任临时党委副书记,市建设局机关党委成员科技科科长张旗、市城建监察支队第一大队长岳明太和我任临时党委委员。四个党支部分别是安置点第一、第二、第三帐篷区党支部和安置工作组党支部。各支部迅速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支部书记和委员,同时明确了临时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我兼任了临时党委办公室主任和二区工作组长。

临时党委成立后,在安置点立即悬挂党旗,给每个党员分发党员标志,佩戴在胸前。我们积极依靠临时党组织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同时为受灾群众服好务,使受灾群众倍感党的温暖。

通过临时党委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安置点与北川县、擂鼓镇、曲山镇之间的协调配合。安置工作组进驻后困难重重,在临时党委的积极努力和争取下,北川县立即派出驻点干部、公安干警,在安全防范等方面配合安置点工作,供电部门也及时为帐篷区安装了照明灯。临时党委真正起到了对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作用。

在各帐篷区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同时,建立了临时管委会,在临时党委和本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区在党支部和管委会之下又建立了五支工作队,分别是:安置组、卫生防疫组、治安巡逻队、义务消防队和环境卫生队,各工作队依据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各区临时党支部委员会、管委会及其下设工作队都是由原村上党员干部或工作积极的非党群众组成,他们熟悉群众工作,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工作积极主动,推选他们来协助开展受灾群众的组织管理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各支部支委和管委会成员分工明确,积极承担了本区的人员安置、卫生防疫、夜间巡逻、消防和环境清洁卫生等具体管理工作,对安置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安置点的稳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安置工作组党支部三名支委分别担任了三个区的工作组组长,负责本区食品发放、安全防范、卫生防疫等组织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这样,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在安置点很快建立起了比较完善和管理有效的“金字塔”式管理体系和网络。大家既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保证各项安置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在临时党委的组织领导下,在北川公安局、中国疾控中心、北川县消防队等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对安置点的有关工作队伍进行了实时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卫生防疫、安全保卫、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工作,确保了安置点未出现任何疫情和安全事故,生活垃圾做到了定点堆放和定时清运,环境卫生良好,受灾群众交口称赞。

安置点先后共接收捐赠和领取赈灾物资20余批次,主要物品为生活日用品和食品,其中:生活用品21项,食品12项。为了使赈灾物资真正用于受灾群众,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每批物资发放都要经临时党委研究批准,严格落实物资发放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禁挪用、截留和私用。同时对上述物资领取、发放情况以临时党委的名义进行现场公示,未收到任何不良反映,受到受灾群众和捐赠单位好评。

同时,安置点临时党委积极加强受灾群众政治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受灾群众思想动态,急受灾群众所急,想受灾群众所想,采取多种措施安抚好受灾群众:一是根据现有条件尽最大努力照顾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二是千方百计改善生活和居住条件,如搭建防晒网,为受灾群众做饭的地方搭建彩条棚等;三是积极开展并组织志愿者对受灾群众特别是儿童进行心里干预和辅导,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地震灾害的阴影;四是在志愿者团体“希望九州”的大力支持下,开办了临时帐篷学校,尽最大努力解决受灾群众特别是曲山镇受灾群众子女读书问题;五是及时调解受灾群众的各种纠纷,保持了安置点社会稳定和谐;六是举办农民工建筑安全知识培训,鼓励受灾群众外出务工,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临时党委还采取多种措施关心和丰富受灾群众文化生活,激发受灾群众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在“六一”儿童节和“七一”建党节,认真准备特别是组织受灾群众积极参与,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六一”当天庆祝活动,来自北京的心理咨询专家通过有趣的游戏对少年儿童进行了心理干预辅导。安置点的部分受灾儿童表演了合唱《让世界充满爱》、《明天更美好》以及散文朗诵《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等节目。还展出了20多名受灾儿童在帐篷里的绘画,画面上漂亮的房屋、飞翔的小鸟和青山绿水,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家园的怀念和向往。

2008年6月28日上午,在一片废墟上,来自安置点的党员和受灾群众400多人欢聚一堂,热烈庆祝建党87周年。在鲜艳的党旗下,17名新党员进行了入党宣誓,在场老党员也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一批在安置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临时党委表扬奖励。在“大灾有大爱,党恩深似海”的巨幅背景下,安置点工作组成员和部分受灾群众一道,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体节目,赢得了在场干部群众的阵阵掌声。很多受灾群众第一次舒展开了紧锁的眉头,激动地说好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在安置点,先后有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日报、绵阳日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上海外语频道等国内媒体以及日本的新闻媒体前来采访报道;有各级各部门领导和各界人士视察指导,并对安置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使我们倍感欣慰。

我们工作组不过10多号人,如果什么事都由工作组来干,根本干不了,光是组织管理工作就吃不消,必须发挥和调动受灾群众的积极性,依靠党的组织力,实现受灾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七一”前夕表彰奖励的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70%是受灾群众,发展的17名新党员有10名是受灾群众。党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大灾有大爱、党恩深似海”,鲜红的党旗不仅是在安置点高高飘扬,更是在老百姓的心中高高飘扬!

浏览次数: